会员办公室
首页  资讯  求购  供应  报价 公司 

朱建宁: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2013-11-04]

4.2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造成居民与自然的疏远;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使城镇环境极度人工化,降低了城镇抵御自然及环境灾害的能力。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

洪灾

洪涝、高温等灾害,以及大气、噪音等污染频频困扰着城镇环境,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风景园林是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处理城镇、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科,着重于在人工化的城镇、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联系。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于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

能否发挥城镇园林绿地在防洪抗旱、避灾减灾、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减弱噪声、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关系到风景园林学科的社会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有必要在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建立新的工作秩序:首先是风景园林规划,其次是城乡规划,最后才是建筑设计。这是建设合理的城镇所必需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秩序。

城乡规划师关注于区划,建筑师大多只关心孤立的实体景观,风景园林师应更多地承担缓解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重任。这对风景园林师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 

4.3 引导公众生活方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在自然中游历的传统。

秀丽的河岳山川构成了中华大地最鲜明的自然形象,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悠久的历史发展积淀出中华民族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

风景园林

对山水的审美需求,以及儒、道、释思想的交融,使古人喜爱隐居林泉,在山水中读书著说。

自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古人习业山林的风气业已形成,在深山幽谷中出现了隐居读书治学之所。

借助在山水中游历的体验,古人不仅提高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和科学认知,增强了保护山水的积极性和改造山水的能动性,而且发展出以山水体验为核心的中国山水园,满足了文人士大夫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山水的要求。

在山水中游历的传统还随着中国园林的传播而影响到西方人,使其从18世纪起就逐渐形成了喜爱在自然中游乐的传统。

风景园林学科应发扬古人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引导公众形成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公众在与自然的频繁接触中提升对自然的情感和认知。

4.4 弘扬中华文化价值

风景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日益成为人们展示自身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文化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软实力,对提升一国的形象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就曾断言:中国在不能输出价值观之前,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

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秀丽的自然山水使古人在魏晋南北朝就已进入欣赏自然美自觉的时代了。

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以师法自然为主旨,强调山水风物与人文精神的合一,弘扬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风景园林学科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应回归如何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方面。

依靠天人合一观,在思想境界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不够,需要发扬天人相分观,提高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并能动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报告的最后,朱建宁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关于商丘市植物园和山东园博会潍坊园的设计案例。

商丘市植物园设计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属淮河流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726mm,年水面蒸发量1190.8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间变化大。(2008年数据)。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总平面图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全园鸟瞰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