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办公室
首页  资讯  求购  供应  报价 公司 

朱建宁: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2013-11-04]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天人合一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天人一致,即自然界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通,即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欣赏自然美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天人合一只是一般性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本体论上的依据,或者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找寻到一种人所必备的思想境界,却没有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找到具体的途径。 

天人合一思想的重点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在两者的合一。将弱势的自然与强势的人类合而为一,难免使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之上。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开垦的耕地

中国自然环境的变迁表明,古人虽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但却没有能力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几千年来,古人先后在国土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使国土的自然风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古人对自然的了解甚少,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导致了自然环境的逐渐退化。现代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3. 天人相分是现代自然观的基石

中国古代存在着彼此对立的天人合一观与天人相分观。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学说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

天人相分观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并不为人的意志所支配。人只有依靠自身的认识与实践来掌握自然物的规律,从而改造并征服自然物,使其为人所用,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古希腊时代,西方人初步确立了与天人相分观相似的主客相分观,作为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内核,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古人与自然的矛盾,君权神授说迎合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天人相分观自荀子以降便隐而不彰,天人合一观变成学术主流。

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使中国的自然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了。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更新传统的自然观也早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既要继承天人合一观崇尚自然的思想,主动地适应自然和欣赏自然;又要发扬天人相分观尊重科学的精神,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避免天人合一思想流于玄虚。 

4. 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定位

在天人合一观的主导下,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在自然-文化关系上表现出重文化轻自然的倾向。

虽在园林中运用了山石、水体、树木、天空等大量的自然素材,但对自然的表现主要还停留于外在形式,缺乏对这些要素自然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深刻再现。

山水风物主要是人们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载体。在儒家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关系在风景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思想成为风景园林艺术的核心,人化思想始终凌驾于自然之上。

在价值观方面,道、释两家都积极主张出世,儒家虽主张积极入世,又强调"士志于道",儒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在古代,隐居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文化心态,于是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说。

身居朝市,心隐园林,成为古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隐居文化的影响下,风景园林艺术带有浓厚的避世色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列表]